余海兵,教授,硕士生导师,安徽省玉米育种技术研究院院长,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奖励办专家库成员、国家重大专项专家库成员、安徽省玉米育种技术研究院院长。第九批安徽省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第九届安徽省优秀青年科技创新奖获得者,安徽省玉米产业体系遗传研究室岗位专家、安徽省玉米科企联合体理事长、获省级科技成果进步二等奖2项、市级科技成果进步一等奖励1项、三等奖励1项;安徽省作物学会理事兼联络委员会委员,安徽省省属单位“三支”优秀支农专家,选育6个玉米新品种,获国家、省项目20多项,国家支持三区人才扶贫专家、滁州市百名专家进百村专家成员,安徽科技学院优秀共产党员。
科研项目:
主持并参与项目有:
1.2014科技部星火计划重点项目“安徽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集成示范”
2.2011年科技部星火计划项目高产优质绿色凤糯系列糯玉米产业化开发研究;
3.2013年安徽省科技攻关项目“玉米杂交种隆平206高效规模种植新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研究”
4.2014年安徽省教育厅重大项目“皖北夏玉米简化、高产、高效栽培关键技术集成研究”
5.2012年安徽省科技攻关项目“皖北夏玉米850kg/亩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
6.2012年安徽省农业成果转化基金“优质多抗鲜食糯玉米凤糯6号中试与产业化
7.2009年安徽省农业成果转化基金“高产优质糯玉米杂交种凤糯2062的中试与示范
8.2013年安徽省教育厅重大项目“应用分子辅助育种筛选糯玉米新种质及产业化研究
9.2014年安徽省自然基金面上项目“鲜食玉米创新种质“糯6”抗倒与配合力的遗传规律及育种利用研究 ”
10.2008年安徽省教育厅项目“糯玉米新种质的创造与新品种选育”
11.2009 年安徽省教育厅优秀青年教师项目“糯玉米种质资源扩增改良与利用
12.2006年安徽省教育厅项目 “鲜食糯玉米绿色栽培体系研究”
13.2009年蚌埠市自然基金“高产多抗凤糯玉米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研究”
14.2014年获得2014年安徽省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资金资助
科研成果:
(1)2014年获得淮海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
(2)2012年主持“糯玉米凤糯2062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的集成与示范”获得滁州市科技成果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一
(3)2010年以第三参与“鲜食糯玉米品种创建及应用”获得安徽省科技成果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三
(4)2005年以第三参与“糯玉米杂交种的选育及产业化开发“获得蚌埠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三
国家级、省级平台建设:
1.2012年组建的农业部的“安徽省凤阳县国家级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
2.2013年组建的教育厅的“安徽省玉米育种工程技术研究院”;
3.2007年组建教育厅“玉米育种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院”;
4.2013年安徽省作物学重点培育学科平台建立;
5.2016年获省级“机收粒玉米种质扩增及应用创新团队”带头人;
6.2016年获安徽科技学院玉米共性技术研究中心;
品种选育方面:主持选育:
省审新品种凤糯2062号(皖审玉2009006),
第三选育人选育有:
国审品种凤糯2146(国审玉2005041)、凤糯476(国审玉2005044);省审新品种凤糯6号(皖品审2011009),凤糯2004(皖品审06050551)、皖玉13(皖品审05040440)。
来源:中国家庭农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