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家庭农场网官方网站登录|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
新闻动态
>水稻叶片干尖、发红的真正原因?

水稻叶片干尖、发红的真正原因?

发布时间: 2019-07-08 阅读:(1421)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导读]图是细菌性褐斑病,水稻叶片染病初为褐色水浸状小斑,后扩大为纺缍形或不规则赤褐色条斑,边缘出现黄晕,病斑中心灰褐色,病斑常

图是细菌性褐斑病,水稻叶片染病初为褐色水浸状小斑,后扩大为纺缍形或不规则赤褐色条斑,边缘出现黄晕,病斑中心灰褐色,病斑常融合成大条斑,使叶片局部坏死,不见菌脓。

细菌性褐斑病防治方法:

(1)检疫:严格实行植物检疫制度,无病区不从病区调种。病区应建立无病留种田,严格控制带菌种子外调,防止病种传播。

(2)农业防治:病害常发区选用抗病、耐病品种。晚稻收获后,把收割后的稻草、田边杂草集中进行烧毁,消灭病菌。

(3)化学防治:用噻菌铜、氢氧化铜、噻唑锌、辛菌胺喷雾防治。

叶片上部发黄,下部正常,全田普遍发生,最近多云小雨。

如下图:

回答 :

这个是细菌性条斑病。水稻细条病病菌喜高温高湿,一般水稻分蘖盛期至始穗期,是植株抗病能力最弱的阶段。双季晚稻在该生育期恰逢高温天气,如遇到相对湿度在80%以上,连续降雨和日照不足等气候条件,就有利于细条病的发生和流行,其中台风、暴雨是造成细条病大面积流行的最主要因素。

在发病田块,往往进水口附近发病重,非进水口处发病轻,究其原因是流水传播。病菌溢出的菌脓落入田间的水中,随着灌溉水而传播到其它田块。因此,低洼积水,大雨淹没以及串灌、漫灌等往往容易引起水稻细条病连片发生。偏施、迟施氮肥,易造成水稻植株徒长,叶片嫩绿,抗病力下降,从而使发病更加严重。

细菌性条斑病防治方法:

1、在做好种子消毒处理的同时,加强栽培管理,培育无病壮秧。提倡配方施肥,避免偏施、迟施氮肥。

2、灌溉用水做到浅水勤灌,避免串灌、漫灌。

3、秧田3叶期及移栽前用氢氧化铜、叶枯唑、辛菌胺等药剂进行预防,做到带药下田;大田发病后,立即用氢氧化铜、辛菌胺、叶枯唑等杀细菌性药剂进行治疗,喷药后5-7天再喷一次,连喷2-3次。

叶尖发黄发白,变薄,手摸上去光滑,不知道是生理性的还是其他病害,去年发生过的田块减产很严重。

如下图:

回答 :

这是水稻干尖线虫危害。水稻干尖线虫病是水稻常见病虫害之一,线虫幼体从水稻苗期开始入侵,随着水稻的生长繁殖并大量啃食水稻,对水稻危害很大。

水稻干尖线虫病是种传病害,干尖线虫藏在稻种颖壳内随稻种传播。带线虫稻种萌发时,线虫即开始侵入稻苗生长点,以后一直在生长点取食、生长和繁殖。用药剂浸种是杀灭水稻颖壳内干尖线虫的最佳方法,一旦错过这一时期,干尖线虫侵入生长点后就难以用药防治。

纠结于细菌性病害和干尖线虫病。求教。

如下图:

回答 :

看照片叶尖萎黄是缺氮现象。水稻缺氮的主要症状有:植株变得矮小,分蘖减少;叶绿素合成减少,老叶变萎黄,提早脱落,植株早衰;根系生长不旺盛,白根数量减少,根系发黄。用尿素加磷酸二氢钾和芸薹素,叶面喷施。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叶尖发红、发黄。发病突然,且发病面积大。

如下图:

回答 :

近期在各地大面积水稻叶尖发红、发黄,主要是生理性病变,主要原因是在前期不良的天气条件下,水稻根系生长不良,吸收水分、肥分的能力下降,出现生理性缺钾等症状。

症状识别:水稻缺钾,从下位叶开始出现赤褐色焦尖和斑点,并逐步向上位叶面扩展,严重时田间水稻叶面发红似火燎状。株高降低,叶色灰暗,抽穗不齐,成穗率低,穗小,结实率差,籽粒不饱满。

来源:中国家庭农场网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行情资讯

热门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