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家庭农场网官方网站登录|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
新闻动态
>1毫克致癌,20毫克致命!高温都杀不死的它,你家也有...赶紧扔掉

1毫克致癌,20毫克致命!高温都杀不死的它,你家也有...赶紧扔掉

发布时间: 2019-01-09 阅读:(784)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导读]比氰化钾毒10倍!比砒霜毒68倍!北京一家四口因为它全部患癌,这个东西究竟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家住北京的王女士,2013年

比氰化钾毒10倍!比砒霜毒68倍!北京一家四口因为它全部患癌,这个东西究竟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家住北京的王女士,2013年被检测出患有癌症。更可怕的是,她的爸爸、哥哥等亲属都是癌症去世。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一家人都逃脱不了癌症的阴影呢?医生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实验,发现王女士家的致癌因素——黄曲霉素!

1毫克致癌,20毫克致命

黄曲霉毒素,曾造成数以十万计的牲畜突然死亡,是一种毒性极强的剧毒物质。黄曲霉毒素B1的毒性是砒霜的68倍,是氰化钾的10倍,对肝脏组织的破坏性极强。它还是我们所知的最强的生物致癌剂,1毫克就是致癌剂量。1993年它就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1类致癌物。


摄入1毫克就可能致癌,一次性摄入20毫克就能致命。1毫克是多少呢?我们以前使用的材质为铝合金的兰花1角硬币,重量1.15g克。我们把它大约看做1克,也就是说,这1毫克就是一枚1角兰花硬币的一千分之一。

最让人无奈的是这种剧毒致癌物就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小心!这些食物里都藏着黄曲霉素


1久泡的木耳

木耳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纤维素,本身是没有毒素的,久泡后,可能会变质产生类似的生物毒素,或者滋生细菌和真菌等致病微生物。

2没洗干净的筷子

筷子本身并不会长黄曲霉菌,但我们平时使用筷子来吃花生、玉米等淀粉含量高的食物时,筷子缝里最容易藏淀粉,一来二去霉变了,黄曲霉素就藏在里面了。

3发苦的坚果

如果吃到变苦的瓜子,一定要及时吐掉并且漱口,因为瓜子等坚果的苦味正是来自霉变过程中产生的黄曲霉毒素,经常摄入会增加肝癌风险。

4劣质芝麻酱

有些商家为了降低成本,用糠芝麻、瘪花生甚至变质的芝麻、花生做芝麻酱、花生酱,其中变质的花生中含有黄曲霉毒素。而且这种加工后的产品,可比发霉花生难识别多了!

5变质的米饭

别以为做熟了就能放松警惕,变质的米饭是最容易产生黄曲霉毒素的!

6发霉的花生玉米

黄曲霉素藏在发霉的食物里,特别是淀粉含量高的食物里,比如花生、玉米等。淀粉在高温和潮湿的环境下会滋生导致肝癌的黄曲霉菌。我们常吃的大米、小米、豆类,尤其是在高温湿润的环境下,一旦霉变也会陷入它的魔爪。

7小作坊自榨油

一些油料作物如花生、玉米等在储存过程中如果发霉,榨得的油中还可能带入黄曲霉素。而一些小作坊的压榨机或家用榨油机工艺简单,缺乏除去有害物质的工艺,不能对原材料进行精炼。

高温能杀死黄曲霉素吗?

能,但黄曲霉素要280°的高温才能杀死,水的沸点是100°,所以用水煮发霉的花生、玉米是很难杀死黄曲霉素的。

连消毒碗柜都不行,黄曲霉素对紫外线有抵抗力。

这样做,远离致命杀手

1油热了先加盐

在花生油等食用油倒入锅里加热后,放入少量食盐,搅拌10~20秒,这样基本上就能消除大部分的食用油里的黄曲霉素。食盐对黄曲霉素的中和和降解,大概能消除95%的黄曲霉素。


2多吃点绿叶蔬菜

多吃绿叶蔬菜可以让我们平时不小心吃下去的黄曲霉素失效一部分,因为叶绿素能够阻止黄曲霉素吸收,预防肝癌。

3勤洗手

除了食物,生活中很多东西都有可能污染有黄曲霉毒素,勤洗手是远离毒素最基本的做法。

4尽量不要囤积食物:

避免黄曲霉毒素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斩断源头,防止食物霉变产生黄曲霉毒素。

购买食物时,如果发现包装不清洁、已破损的不要买;

购买坚果应尽量选择小包装。买回家后,最好在低温、通风、干燥处保存(温度最好在20℃以下,相对湿度在80%以下),并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5丢掉发霉的东西:

发霉的不一定是黄曲霉,但很多霉菌都会对身体有害,所以坚决丢掉丢掉,不要用水洗掉或者把霉变部分去掉,这是不行的,因为黄曲霉中毒只需要一点点就会中毒,肉眼看不见的不一定就没有毒素。

6吃坚果尽量不要用嘴破壳

勤快一点,用手剥,坏的不要吃,尽量减少黄曲霉的污染。

很多人有时候都会舍不得丢掉发霉的东西,但是危害太大了,高温都杀不死。大家看到了一定要分享给亲友,功德无量!

【免责声明】我们重在分享,所有文字和图片均从网络转载,对文中陈述内容和观点均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因编辑需要文字和图片之间亦无必然联系,仅供读者参考!

来源:中国家庭农场网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行情资讯

热门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