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攻“四大任务”提供“三大支撑”建设农业强国
党的二十大后,首个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切实抓好农业农村工作。“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夯实国家安全基础,都离不开农业发展。”“建设农业强国要体现中国特色,立足我国国情,立足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农耕文明的历史底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要求,走自己的路,不简单照搬国外现代化农业强国模式。”建设农业强国,需要做的事情千头万绪,从哪儿入手?重点干什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了建设农业强国的现实路径。作者将现实路径归纳为主攻“四大任务”、提供“三大支撑”。“四大任务”是指“首要任务、重要任务、底线任务、中心任务”,“三大支撑”是指科技改革支撑、和美乡村支撑、组织人才支撑。
一、主攻“四大任务”
1.首要任务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作者认为,这就是建设农业强国的“首要任务”。体现了“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只要粮食不出大问题,中国的事就稳得住”。因此,建设农业强国,必须牢记首要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保障好初级产品供给是一个重大战略性问题,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决不能在吃饭这一基本生存问题上让别人卡住我们的脖子。”“对粮食安全不能有丝毫松懈。”
根据会议精神,针对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首要任务,近期重点要抓好三方面工作:第一,要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虽然我国近年来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但是,随着人口增长、城镇化推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粮食需求将呈刚性增长趋势。保证粮食安全,重点抓住“两个要害”,就是耕地和种子。一方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另外一方面切实抓好“种业振兴行动”,必须抓出成效,把当家品种牢牢攥在自己手里。第二,要健“两个机制”,从“两端发力”,一方面要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健全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另一方面要在增产和减损两端同时发力,持续深化食物节约各项行动,保障粮食安全。第三,要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多途径开发食物来源。特别像浙江省那样生态多样性、海洋资源丰富的省份,不仅要向田、湖要食物,还要向山、林、海要食物。另外,还要积极做好对外开放,利用好国内、国际食物资源,即两个资源、两个市场。还要严格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督促各地真正把保障粮食安全的责任扛起来。
2.重要任务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
贯彻会议精神,必须把握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真正把“人力投入、物力配置、财力保障都要转移到乡村振兴上来”。以“三力转移”支持农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
乡村振兴的“五大振兴”中,产业振兴是重中之重。乡村产业兴旺,乡村经济才能活起来。乡村产业发展好,才能留得住年轻人。会议提出,要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做好“土特产”文章,发展特色产业,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所以,要因地制宜发展、提升传统产业,做精“土特产”,发挥自己的特色优势,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同时要开发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另外,“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向农文旅结合、一二三产融合要效益。同时,还要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众所周知,以前,农民仅依靠出售初级农产品,价值偏低,影响农民增收。如果借助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农民分享每个链条、每个环节的增殖收益,可以增加农民收入。或者通过开启电商销售农产品,直接面向消费者,农产品就能溢价。
3.底线任务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要继续压紧压实责任,把脱贫人口和脱贫地区的帮扶政策衔接好、措施落到位,坚决防止出现整村整乡返贫现象。
虽然我国已经取得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但必须看到,有些地方脱贫的根基不牢固。要加强对脱贫地区产业发展的后续扶持,培育产业自身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实施脱贫地区特色产业提升工程,创新产业业态和经营模式,提升质量效益和产业竞争力。
对于一些沿海发达省份,底线任务是持续促进低收入群体“提低扩中”,借助发展乡村产业、农村存量资源激活、帮助就业等多管齐下的对策与措施,扩大村民就业渠道与增加农民收入。
4.中心任务
“要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农民小康不小康,关键看收入。检验农村工作实效的一个重要尺度,就是看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没有”。建设农业强国的新征程上,必须始终牢记,农民增收致富才是关键。因此,建设农业强国必须与农民增收结合,农民才能积极、主动参与建设农业强国。只有拓展农民就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农业强国建设才有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实际上,各地由于资源禀不同、发展阶段有差别,在推进乡村振兴、城镇化、提低扩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农民共同富裕、增加农民收入等工作时,要因地制宜,分清阶段,面对现实,有所侧重,稳步推进。
二、提供“三大支撑”
建设农业强国,不仅需要重点抓实上述“四大任务”,还必须提供科技改革、和美乡村、组织人才等方面的战略支撑。
1.科技改革支撑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依靠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科技支撑重点涉及四个方面。一是要紧盯世界农业科技前沿,持续提升我国农业科技水平,加快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二是要着力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整合区域科研力量,育繁推一体,解决好各自为战、低水平重复、转化率不高等突出问题。三是要以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引领,以产业急需为导向,聚焦底盘技术、核心种源、进口替代、关键农机装备等领域,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整合各级各类优势科研资源,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构建梯次分明、分工协作、适度竞争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四是要打造国家农业科技战略力量,支持农业领域重大创新平台建设。
“深化农村改革,必须继续把住处理好农民和土地关系这条主线,把强化集体所有制根基、保障和实现农民集体成员权利同激活资源要素统一起来,搞好农村集体资源资产的权利分置和权能完善,让广大农民在改革中分享更多成果”。
一是要扎实做好承包期再延长30年的各项工作,确保大多数农户原有承包权保持稳定、顺利延包。
二是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支持发展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把小农户服务好、带动好。
三是要深化以增强集体经济为核心的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创新“强村公司”“飞地抱团”“片区共富”等机制与模式。
四是要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完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
五是要破除妨碍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制度壁垒,促进发展要素、各类服务更多下乡,率先在县域内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2.和美乡村支撑
“农村现代化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内在要求和必要条件,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
一是要一体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
二是要瞄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目标,组织实施好乡村建设行动,特别是要加快防疫、养老、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要完善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让农村既充满活力又稳定有序。
三是要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法治教育,推进移风易俗,引导农民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自觉遵守村规民约。
和谐乡村、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基石和强大动力。
3.组织人才支撑
“要坚持党领导‘三农’工作原则不动摇,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坚强保证”。
一是要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县委书记要当好“一线总指挥”。
二是要加大对涉农干部的培训力度,提高“三农”工作本领,改进工作作风,打造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有领导农业强国建设能力的“三农”干部队伍。
三是要坚持本土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重点加强村党组织书记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全面提升农民素质素养,育好用好乡土人才。
四是要引进一批人才,有序引导大学毕业生到乡、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帮助他们解决后顾之忧,让其留得下、能创业。
五是要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村级组织体系,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
综上所述,各地必须围绕“四大任务”、提供“三大支撑”,因地制宜,发挥特色与优势,分阶段、分产业、分区域建设农业强省、农业强市、农业强县,为全面推进农业强国作出贡献。
作者:张明生
来源:浙江农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