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家庭农场网官方网站登录|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
新闻动态
>卢仕仁:深入实施“两强一增”行动 推动安徽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

卢仕仁:深入实施“两强一增”行动 推动安徽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

发布时间: 2022-07-29 阅读:(1050)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导读]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启动实施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行动计划,构筑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实施一产“两强一增”行动,契合中央精

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启动实施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行动计划,构筑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实施一产“两强一增”行动,契合中央精神、符合安徽实际,有利于提高我省农业科技、农机装备水平,补齐农业生产体系的短板,提升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亩均产出率,促进农民增收,充分体现了“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有部署,安徽见行动”。


抓好科技强农,提高农业质量效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出路在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结合安徽实际,就是要聚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发挥农业科技的导入效应,着力提升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亩均产出率,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聚焦推广“农业四新”提效率。大力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采取“聘、选、派、育”等方式,到2025年,科技特派员发展到1万名以上。整合驻村工作队、科技小院、安徽专业科技服务团等力量,创新服务方式,拓展服务领域。加快推进我省种业振兴,做大做强种业“安徽芯”。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新收集保存农业种质资源1万份。建设和完善省级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库(场、区、圃)50个左右,建成省农业种质资源中心库。实施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推进省生物育种技术研究平台建设,打造“三轴多区”的繁育空间布局,加强省级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建设,育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品种(配套系)20个左右。加快农业农村生产、经营、管理、服务数字化改造,抢占数字农业农村发展制高点。推进5个数字乡村试点县建设,打造8个农业产业互联网。


聚焦优化农业结构提质量。创响“徽派”农产品,把安徽农业资源、生态优势转化为产品、市场优势。围绕“稳产量、提品质、增效益”,发展优质专用粮食7000万亩,推行“按图索粮”和订单化生产。大力发展设施蔬菜,稳步推进食用菌发展,推进生态化、标准化、宜机化示范茶园建设。推进畜禽绿色健康养殖,规模养殖比重达80%以上。实施绿色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100万亩,稻渔综合种养面积发展到800万亩。加快培育有影响力的“皖美农品”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推进农业资源利用集约化、投入品减量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打造农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示范区。推进农作制度创新,推广应用间种、套种、轮作等方式。示范推广水肥一体化、膜下滴灌等技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实施秸秆和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升五年行动计划,组建“两利用”产业联盟。建立健全农药包装废弃物、废弃农膜回收利用体系。


聚焦打造全产业链提效益。以十大千亿级绿色食品产业为牵引,发挥农产品加工“接一连三”的作用,促进农产品转化增值,农产品加工总产值发展到2万亿元。围绕“一县一业”全产业链发展,建成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500个。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牵头开展“产学研用”联合攻关,攻克食品预处理、分离提取、减损增效等技术瓶颈。大力开展“双招双引”,深入 实施农产品加工“五个一批”工程,鼓励和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中小微企业发展初(粗)加工;在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在秸秆、畜禽粪污资源丰富地区,发展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加工。


抓好机械强农,强化农业装备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聚焦提高农机装备水平,补齐农机研发制造和推广应用短板,全面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


固基础。通过培育和引进,壮大我省农机优势装备产业。打造芜湖现代农机、合肥色选机、阜阳粮食机械、宿州智能农机装备等四大农机制造产业集群,培育壮大滁州动力装备、蚌埠孵化机、六安粮食烘干机等三大优势农机产品,农机制造年主营收入达600亿元。


补短板。全面梳理农机发展需求,编制农机装备需求和研制清单。组建省农机装备创新研发推广联盟,建立农产学研定期对接和会商机制。围绕适应皖北平原地区主粮生产的大型、智能、稳定性强的农机装备,适应丘陵山区特色经济作物生产的小型、轻便、多功能农机装备,适应养殖业发展的洗消饲喂、尾水净化、粪污处理等农机装备,组织技术攻关,加强研发制造。以蔬菜、水果等鲜活农产品为重点,全面推进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


促应用。加快农机更新换代,调整优化农机购置和报废更新补贴等支持政策,逐步淘汰老旧机械。加快经济作物和畜牧、渔业生产农机装备应用。深化农机农艺融合,推进作物品种、栽培技术和机械装备集成配套。优化农机装备资源配置,加强县域统筹规划布局,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培育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主体,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发展到1000个,加快农机智能调度信息平台建设。推行“一户一块田”改革,推进小田变大田、弯变直、坡改梯,新建高标准农田1300万亩,提升农田宜机化水平。


抓好农民增收,推动实现共同富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要聚焦补齐工资性、财产性收入短板,分类推进,精准施策,促进农民增收。


主攻工资性收入。以工资性收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7个市、38个县(市、区)为重点,实施农村居民本地就业“121”计划,推进有劳动力的家庭每年至少有1名劳动力在本地务工,收入2万元以上,带动家庭人均工资性收入达1万元。支持县域发展规模体量大、专业化程度高、延伸配套性好、支撑带动力强的特色产业集群(基地),就地就近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发挥好公益性岗位的就业保障作用。


拓宽财产性收入。以财产性收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12个市、70个县(市、区)为重点,深化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盘活各类资源资产,充分释放改革红利。推广“大托管”“股份合作”等模式,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比例达65%以上,300亩左右集中连片适度规模经营占比达50%。全面推进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盘活利用改革。巩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三变”改革的村达85%。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不断提高农民财产收益。


壮大经营性收入。以经营性收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9个市、61个县(市、区)为重点,大力发展乡村产业,推进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等小加工,发展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让更多的增值收益留在农村、留给农民。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提升转移性收入。以转移性收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9个市、49个县(市、区)为重点,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实施农民工素质提升工程,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推动农民工平等享受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让农民工留得住、能就业。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提高“8+1”综合救助标准。落实好农业相关支持补贴政策,重点聚焦粮食主产区、适度规模经营主体,实现对粮食实际生产者精准补贴。


全省农业农村系统以“两强一增”行动为牵引和抓手,只争朝夕、砥砺前行,拉高标杆、奋勇争先,扎实推动“三农”各项工作落地落实,推动安徽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作者系安徽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行情资讯

热门产品